登录-上海落户网 首页 上海落户 居转户 人才引进 留学生落户 应届生落户 临港落户 职称落户 投资纳税落户 投靠落户 其他落户 分享到
电话咨询 173-1755-6751 微信咨询 在线预约

居转户

人才引进

留学生

应届生

临港落户

职称落户

120积分

学历择校

职称规划

其他落户

上海人才落户条件2022新规,条件+材料+流程,一

人才引进 2024-11-24 22:49

  

2022年 上海人才引进 落户最新规定,人才引进落户时 难度很高的落户方式之一,但是高难度就代表着高要求,同时还有这高效率的落户速度 ,是不少人的不二之选。今天分享给大家上

正文内容

2022年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最新规定,人才引进落户时难度很高的落户方式之一,但是高难度就代表着高要求,同时还有这高效率的落户速度,是不少人的不二之选。今天分享给大家上海人才引进落户的条件+材料+流程,赶紧一起看!

 

上海人才落户条件2022新规一、人才引进落户条件

 

上海落户网老师划重点:

 

1、高层次人才:

需要博士学历并且获得过过硬的荣誉以及从事国家科研项目且是核心成员

 

2、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

要求硕士学历,还要参加过重点产业的工作,并且符合上海的需求。

 

3、高技能人才:

在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要获得一级证明,除此之外更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等荣誉的高技能人才。

 

4、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

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业者或者投资者,投资管理的核心成员

 

5、专门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

体育,艺术,航运等领域中顶尖人才。

 

6、企业高管和科技技能人才: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上海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 的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5、企业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家,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1)运营上海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不低于10% 的创始人。

(2)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10%以上 ,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 ;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上海市场挂牌上市。

(3)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上海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

(4)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记录,无不良诚信记录。

相关阅读: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2投资纳税最新条件,直接落户别错过

 

上海人才落户条件2022新规二、人才引进落户材料

 

上海落户网老师答:

在本市“一网通办”系统中能够通过调用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等方式核验申办材料信息的,可免于提交纸质申办材料。

 

 (一)《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申请表》;

  (二)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户籍凭证、学历学位凭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凭证或职业资格凭证;

  (三)就业期间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凭证;

  (四)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及无刑事犯罪记录等其他不宜引进落户情形的个人承诺;

  (五)本人或者同意接受落户的单位、亲属的房屋相关产权证书或者租用居住公房凭证;

  (六)与申请条件相应的材料。

相关阅读:2022上海人才落户社保个税最新要求细则,全面分析必看!

 

上海人才落户条件2022新规三、人才引进落户流程

 

上海落户网老师答:  

1、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需要引进人才的,用人单位对个人申办材料进行审核后,通过本市“一网通办”系统,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授权的相关部门提交申请。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授权的相关部门指定的经办机构通过本市“一网通办”系统收到申办材料后,对申办材料齐全的,应当现场受理。

对申办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用人单位补齐相关材料。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授权的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条件,对申办材料进行审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并告知结果

4、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引进,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5、审核通过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及时将审核通过人员信息在政务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引进的人才,不予公示。

7、经公示通过的人才,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引进人才已婚的,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同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上海落户网  服务电话:173-1755-6751          招生合作

上海际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信息咨询,互联网科技信息服务。

沪ICP备12032008号-15号 版权/投诉